日期: 2022-04-18 浏览量:325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邢杰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王慧新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我市以山南区域为中心构建油用牡丹产业基地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阜新市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44家,总体上初步形成了粮、牧、特、加并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广,是继花生之后或将成为本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它将改善、丰富人民的食用油结构,将油用牡丹加工成为食用油,注重农产品附加值,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研发和生产。通过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不仅具有加工生产价值,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进行油用牡丹的产品营销,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价值,能够有力助推我市农业经济发展。
关于积极推进农光互补模式的建议
新兴的农光互补模式,既能实现光伏发电,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料油安全,这也复合政策制定的初衷。保障粮油安全不仅仅要保障耕地面积,更应该保障土地产出率,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在保障粮油安全、不改变土地农用性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瘠薄地、坡耕地,逐步放宽发展农光互补相关限制条款。如发展指标数量、区域,规模、土地类型等,在坡耕地成片区域夹杂小面积的基本农田,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本着不改变土地农用性质的前提下本着农民积极主动原则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区域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关于科学决策与科学发展
新品种的引进、新型种植模式的更新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走试验、示范、推广之路。通过调研与试验积累种植经验与技术,确定可行性;通过一定面积的示范,切实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为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创造良好基础。因此在选择农业经营主体时,应选择有思想、懂科技、具有公益情怀的现代农业企业家去经营。本着生态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及后续智能化管控、机械化采摘等配套机械的研发改进,带动本地区深加工产业发展,增加出口创汇,为本地区农民创造更多劳动再就业机会。农业种植具有时节性,区域品牌争创具有时效性。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听取民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上下联动积极推进本区域农光互补模式快速发展。
关于提出的采用农光互补模式构建油牡丹产业基地的建议。
一是积极推行“农光互补”模式,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在执行《国土资源部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7〕8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辽宁省扶贫办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国土资源部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18〕45号)基础上,积极践行“土地综合利用、板上板下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光伏开发理念,大力建设农光互补、沙地光伏等光伏发电项目,特别是将荒山、废弃矿区、贫瘠地充分利用起来,积极推广光伏板上发“绿电”,光伏板下探索油牡丹等经济农作物种植模式,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促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增添发展新动力。
二是积极争取光伏发电项目指标,促进“农光互补”发展。根据辽宁省2019年、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我市获得50万千瓦光伏平价上网基地项目和矿区治理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指标,我市坚持把矿区治理工作与复垦绿化相结合,结合阜新矿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案,利用大量矿山废弃地、排土场、采煤沉陷区土地,因地制宜推进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鼓励阜彰两县通过成立农业种植公司,积极选种油牡丹、紫叶苜蓿等经济作物。根据3月17日《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我市将获得治沙光伏项目50万千瓦,拟对满足条件的约1.38万亩沙化一般耕地实施荒漠化治理,我们已与彰武县对接,将通过光伏+治沙模式建设农光互补项目,因地制宜积极种植油牡丹,研究开发油牡丹精加工产业,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发展。
三是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建设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项目。今年1月5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1月1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又印发了《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推进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农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农村光伏建设与建筑、设施农牧业相结合。我们将紧紧抓住良好政策机遇,紧盯创建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目标,鼓励两县五区特别是山南区域,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项目,积极推广油牡丹种植,并探索采取“公司+村镇+农户”等模式,支持村集体以闲置集体土地等入股,参与项目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努力打造“光伏发电+农业种植”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光伏产业。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4月5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gw2813158@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24号
辽ICP备110109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0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70 网站举报邮箱:fgw28131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