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解脱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的提案》(36号 )答复

日期: 2022-04-18 浏览量:288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邢杰 文字大小:


陈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脱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发改委(金融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人民银行、市银保监分局等部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全市银行机构多措并举,压实责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力度。

2021年,市发改委(金融局)采取“周调度、月分析、季通报”的方式,在摸排重点项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融资需求的基础上,每月向银行机构推介新开工、续建的重点项目情况,协调银行全程参与全市各类项目拉练活动。研究完善了《阜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考核办法》,对全市银行机构贡献度进行排名、通报。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共组织开展了7次政银企对接会,收集259家企业资金需求21.27亿元,已成功投放贷款12.8亿元,并为19个重点项目新增投放15.88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

一、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积极引导全市银行创新符合我市实际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一是推广应用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地方法人机构结合我市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的企业特点,推出“信用贷”“订单贷”“专精特新贷”等创新产品;扩大“贸易融资”“福费廷”“助企周转贷”等产品应用规模。二是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大力发展机器设备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债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多样性贷款业务,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完善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库,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分类排序,分层培育,组织优质企业集中学习资本市场及上市相关知识,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组织开展专题直接融资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二、积极投放创业担保贷款

2021年,市发改委(金融局)同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等,积极推动全市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工作,为各类创业主体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12月末,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3.79亿元,当年新增5.55亿元,完成全年6亿元目标,金额位列全省首位。同时,开展政策解读,组织对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进行培训。阜新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8月份正式成立,在辽宁省区域内开展借款担保、发行债券担保等融资担保业务。公司正在申请加入省再担保体系,加入后即可正式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为我市民营中小企业优先提供低费率担保支持,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未来将持续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推动金融扶持政策落实

引导银行机构积极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延期还本付息等国家和省金融支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共为4253户市场主体减费让利2.08亿元,为842户市场主体延期还本220.61亿元,为26户市场主体办理延期付息3.72万元。同人民银行阜新中支促进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落实,全市投放此类贷款18.28亿元。未来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用好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货币工具,不断扩大“白名单”企业范围,综合运用贷款利率下浮、提高抵押率、下调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等差别化信贷政策,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水平。

四、深化政银企业战略合作

2021年,市发改委(金融局)定期召开银行长座谈会,研究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事宜。围绕国有金融机构支持方向,今年市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签订了“十四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市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实现政银互利共贏。并继续积极开展“双月银企”对接活动,宣传金融产品,每月至少走访5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帮助企业制定融资服务方案,指导企业避免由于资金用途使用不当、法人年龄偏大、财务收支录入不规范、行业规划不合理影响企业后续融资。

五、加快企业上市相关工作

2021年成立金凯生科上市工作专班,针对容缺办理房屋产权、补充下发项目节能审批、安全审批等8个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手续办理、历史建筑物消防验收、项目环评等问题,并帮助争取上市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同时,走访小东北、力劲等,上门宣传上市政策,组织县区和企业参加上市培训。未来将建立“上市后备数据库和中介机构库”工作平台。我们将根据沪深交易所、北交所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与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交易协会、沈阳基金小镇开展合作,建立企业上市后备数据库和中介机构库(包括券商、会计师、律师、信托、租赁公司等)。通过与各县区共享企业资源、机构资源,由上门逐户推动转向调动县区力量共同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工作。探索在重点县区设立企业孵化基地,加快企业股改进程,推动企业运用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快融资。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4月5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