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打造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的建议》(85号)答复

日期: 2021-05-17 浏览量:560 来源:文件 责任编辑:秦笛 文字大小:

陈宏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阜新市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探索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以文化真想带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根据《关于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振兴[2020]839号),制定了《阜新市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措施等。


作为国家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设施和深厚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资源的积累。海州露天矿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被国家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曾是当时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代表20世纪50年代我国采煤工业的最高水平。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矿承载与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从人工挖掘到现代化开采的发展历程,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化历程上的“金钉子”。阜新的城市转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城乡面貌持续改善,转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近期,我市开展资源认定管理,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资源认定管理工作。根据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价值高低,将工业遗产分别认定为重大遗产、遗迹、遗址、遗存四种类型分级保护。对于重大遗产,完全保留,加强修缮保养,及时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可移动文物,条件允许的以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利用。工业遗迹可适度改造为博物馆、艺术馆、科学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适度开发工业旅游。工业遗址可在改造的基础上适度新建为创意园区、休闲娱乐场所等,增加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对于重大工业遗产,利用工业遗址或基友的工业空间,如矿洞、车间厂房、站房等,设立重要工业遗产博物馆、专业性工业技术博物馆、传统行业博物馆等展示内容所属遗址、空间相关或有所扩展的博物馆。对于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价值较低的工业遗产,利用部分工业遗址或旧厂房旧设施建成,突破工业遗址本身展出内容,拓展更大发展空间。构建形式丰富、层次多样的现代工业博物馆体系,积极开发教育科普、文创、娱乐产品,推出各类工业文化主题展览、社教研学活动与文创体验活动等,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及产业模式。


推进重点保护展示,打造国家矿山公园升级版。阜新曾以“煤电之城”闻名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煤矿、发电厂、立井等工业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其曾经辉煌的标志,价值突出、内涵丰厚。城市转型中,这些工业遗产本体及周边综合治理成绩斐然。适度开展工业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弘扬工业遗产当代价值。海州露天矿作为矿业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和稀缺性,应加以保护并着重突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科研价值。在还原当时生活场景、加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阜新矿业遗产自身的突出于普遍价值,结合自然因素,融入一定的景观设计,提高矿业遗产的审美价值。近期以打造海州露天矿国家级矿山公园升级版为重点,在原有基础上按矿业遗产保护开发体验走廊、地质遗迹水上乐园和生态修复三个功能区进行扩建改造。以矿坑北部铁路运输沿线为轴线,以“156项目”、机修厂等老旧工业厂房、矿工村的矿工工棚矿工酒馆、露天矿坑内遗存的生产设施、地质遗迹和阜新万人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为主体,开发露天矿开采体验区和井工开采体验区,建设矿业遗产保护开发体验走廊。利用现存的国内外生产的蒸汽机车、电机车和纵横交错的铁路线,自矿山公园—阜新东梁温泉旅游新城,开辟一条蒸汽机车游览专线,辐射五龙煤矿“156”工业遗产、东梁温泉城和瑞应寺、海州露天矿、百年赛道小镇、海棠山旅游区五大区域。利用保留的平安矿区老建筑展示矿山文化,形成平安西部电影院、平安中部日本房、平安矿业老建筑与海州露天矿、万人坑交相辉映的矿山记忆,建设“红色矿山”等主题旅游项目,结合绿色矿山规划建设“井工产体验游”和“关闭后五龙矿工业遗产游”,形成开采矿山和关闭矿山对比体验。


繁荣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文旅产业升级。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在坚持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前提下,给予新业态新模式充足的发展空间,激发新的消费市场、就业形态和投资需求,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盘活”。鼓励孕育新型文化业态,生产、旅游、教育、休闲一体化工业文化旅游新模式,发展文化创意园和影视拍摄基地,发展以工业遗产为特色的会展经济和文化活动,促进工艺美术产品、艺术衍生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交易。“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阜新全域空间优化、全域产业联动、全域市场开拓、全域服务配套的旅游发展蓝图中,海州露天矿及新邱百年赛道小镇具有突出阜新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稀缺性、唯一性价值,一个代表阜新过去的辉煌,一个代表阜新今天的创举,有条件成为阜新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最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成为吸引游客来访的最好理由。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保护好、利用好海州露天矿珍贵的矿业遗产,争取早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完善矿山博物馆。


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建设阜新百年矿山文化博物馆、阜新矿山机械文化展览馆、模拟采矿区、恐龙化石博物馆、矿工生活体验区等内容完全与《阜新市推动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相符,也是我市近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市发改委将积极与市文旅广电局,太平区政府、海州露天矿及矿山公园沟通,了解工作进展,最大限度地将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融入其中。


二、经征求市自然资源局对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及土地等意见,表示配合相关部门推进。


三、.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项目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备案管理,该项目备案工作由太平区发改局负责,我委已与太平区发改局进行了沟通,该项目申报后即可备案。


关于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我委将积极与省发改委保持密切沟通,在有上级资金专项的情况下全力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委将持续关注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


四、经征求市文旅广电局意见,我市将打造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世界级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使阜新成为继英国铁桥峡谷、德国鲁尔之后的世界第三个工业遗产旅游城市,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同类型城市做出示范。目前矿坑北侧和西侧具备同步开发条件,阜新市政府已聘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正在对海州露天矿坑及周边55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整体规划。


未来,将依托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福宇博物馆、永灵珍奇博物馆、记忆平安、蒸汽机车观光线等项目实现差异化发展,聚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闻名的工业遗产旅游品牌。


五、经征求市交通运输局意见,为促进我市矿山经济发展,2018年12月末,阜新高铁站开通时,阜新虎跃城市公交公司开通了K33路,始发站为高德东山,终点站为高铁站,途径矿山公园。该线路运行近3个月时间,每天最多有2-3名乘客,根据市民出行需要的调研,需求量不大,因此开通一段时间取消了。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协调虎跃城市公交公司广泛开展市场调研,视市民实际需求择机开通相应线路。


六、待阜新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立项后,市发改委(金融局)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融资支持。一是为矿山文化经济产业园项目及企业召开专题对接会,帮助和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开发适用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企业的普惠制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普惠金融服务。二是针对立项的产业园项目,制定专项融资方案,组织专业机构、协调相关金融部门以,探索以PPP、REITs 等方式开展融资。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7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