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05-17 浏览量:704 来源:文件 责任编辑:秦笛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民建阜新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由数字经济引领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发展的第一要务。“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我市“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第一个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统筹谋划全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围绕做专、做深、做细产业链,运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制造等拓展和提升产业链体系水平和能级,促进三次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深度融合。
一、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以“数字阜新”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顶层谋划和设计
2020年8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阜新”建设的实施意见》(阜委办发〔2020〕58号),阜新市成为辽宁省内率先出台数字城市实施意见的城市。《实施意见》中设计“数字阜新”总体思路,提出了新型网络、新型算力、智能融合、数字创新、可信安全五大工程、19项重点任务,涵盖了5G网络、卫星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项目。同时,为了将《实施意见》做实做细,谋划建立“新基建”项目库,包装储备120个“新基建”项目,其中76个项目成功纳入省“新基建”重点项目库,占全省14个市及省直部门比例为17.6%,比重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年初,我市包装储备了第二批“新基建”项目,目前“新基建”入库项目已达164个,计划总投资263亿元,现阶段,我市“新基建”项目已有25个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7.8亿元。
(二)以构建网络、提升算力为抓手,全面推动基础设施加快布局
市政府抢抓国家“新基建”方面政策和措施,把完善5G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补短板”工程来抓,出台了《阜新市加快5G通信网络投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阜政办〔2020〕30号),协调各方力量,全面支持和推动5G通讯基础设施布局。2020年我市已经建设5G基站897个,实现了重点区域、乡镇、产业园区全覆盖,今年计划再向市域各乡镇布局865个,规划到2022年年底,实现阜新市5G网络全域覆盖。同时,为促进区域内企业系统平台的云化部署和算力提升,我市从政商两端发力,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完成了政府数据中心(62机柜)、移动(184机柜)和联通(61机柜)商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正在研究制定数据中心及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拟通过政策和资金整合,招引社会资本参与更专业、更具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
(三)以产业赋能为主攻方向,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我市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出台了分工方案,明确了重点产业链和工作专班,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增效,作为改造提升“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主攻方向,在最适合、最亟需、最可行的领域全力支持和推广数字经济。一是推动“5G+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生产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建设了一批示范工厂,其中排山楼金矿实施了全省首个“5G+智慧矿山”应用项目,宏顺机械“5G+工业互联网”、金凯化工“5G+智慧工厂”、平安矿业智能矿山等一批数字化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今年还将组织300户企业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二是推动电商产业加快发展,我市将直播经济与扶贫助农、实体商场、夜经济等融合发展,2020年,全市35个直播基地开展直播7万余场,服务2130家企业,销售额达11.3亿元。阜蒙县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彰武县成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三是推动赛事产业数字化融合,我市在废弃矿坑综合治理创新、建设“百年国际赛道城”的同时,应用数字技术同步建设“数字赛道城”,目前已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将探索开展无人驾驶汽车比赛,引入游戏项目团队进行测试开发,将在2年内完成赛车游戏上线公测。四是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建设,通过工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公安大数据、产业地图等数据类项目建设,推进数据赋能行业应用的创新示范工程。
(四)以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加快各类政府平台数字化改造
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全新的治理手段,推动政府管理平台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政务服务方面,我市以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为目标,“一网通办”平台已正式上线,实现了企业证照办理“网上办、不见面、一次办”。正在建设的“一网五平台”项目将社区治理、诉求办理、纠纷化解、便民服务和智慧党建五大平台进行整合,打造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阜新版”。在城市管理方面,完成了智慧城市公用设施指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环卫作业、橡胶坝等市政公用设施智慧化管理;投资4389万元实施了“互联网+”智慧水务项目,今年6月将建设完成;加快建设阜新智慧食药平台和液化气充装监管平台,食药平台已入驻业主3560户、可视化759户,液化气充装平台全部实现在线监管。在社会治安方面,建设了公安系统视频感知终端、视频智能分析平台,已于今年3月末投入使用,现已收集人像数据175.7万条,将实现重点人员脸部数据的精准匹配。
(五)以阜新特色优势为切入点,不断拓展和丰富创新科技应用场景
阜新日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80万千瓦,“双控”目标实施以来,新能源产业再次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市“十四五”期间规划装机容量将新增1000万千瓦以上。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结合“十四五”时期的新增容量,加快推进海州露天矿抽水蓄能调峰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抽水蓄能调峰电站项目已经纳入了全省重点布局项目,正在开展地质条件调查,源网荷储项目正在开展前期论证和设计,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些战略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释放阜新新能源产业的潜力,提升送电质量、降低用电成本,提升发展数据产业、数据项目的比较优势。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与国内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基础设施布局起步较晚,现有的设施水平只能支撑个别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还不足以承载更全面、深度的产业融合。
(二)资金投入是主要制约因素。阜新市小微企业多,传统产业占比大,企业改造现有设备和生产线的成本较高,且难以见到显性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和市场主体实施改造的被动性大、主动性小。从目前的推广应用实践来看,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为矿山、化工类企业,主要是基于安全生产、环保达标等方面要求实施的改造行为,在其他行业推广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
(三)信息整合利用度不高。阜新地区人口和数据规模有限,难以支撑数据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区域性、系统性整合。同时,在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上,各类创新平台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高效集成效果尚未显现,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突破政策瓶颈推进整合应用。
三、下一步发展建议
围绕“十四五”时期我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结合贵单位建议,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强化政策支撑,加大数字人才引进力度
人才引进的主体是用人单位。目前,我市事业单位引进人才“逢进必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为我市各事业单位引进人才。2018年我市出台了《中共阜新市委办公室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新市引进高学历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阜委办发﹝2018﹞24号),连续三年共为阜新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招聘了13名高学历人才;同时为了解决大数据中心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专门为大数据中心组织了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招聘了7名专业人才。
数字经济相关企业需引进人才,可通过市人力资源市场实体和网络市场进行招聘,市人社局会根据企业需求为其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二)把握政策方向和动态,加大争取力度
盯紧国家和省出台的支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地方专项债券、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各行业、各领域等专项资金,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支持应用场景、应用创新有一定基础条件的项目。
(三)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积极组织我市重点工业企业与软件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对接合作,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共同研究开发面向不同行业的应用服务,进一步深化“5G+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技术模式领先的平台服务商,推动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带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进以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为重点的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应用程序。
(四)加强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数字阜新”建设的实施意见》(阜委办发〔2020〕58号),重点围绕网络建设、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三个层次,新型网络、新型算力、智能融合、数字创新、可信安全五大工程、19项目具体任务开展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新基建”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库。
(五)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加快电商产业发展
推动各县区和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合作,利用5G、光纤宽带、IPv6、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重点产业园区、工业企业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提升网络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工业数字化水平。加强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培育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设计、协同制造和运营管理等应用落地,以食品、装备制造、化工行业为重点推进行业专用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和联网管理。推广应用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技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与融合应用,实施“企业上云”工程,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市级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扩大工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支持十家子玛瑙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玛瑙销售电商企业平台。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数字贸易新业态。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与境内外重点经贸投资促进活动。
(六)明确职责,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根据《中共阜新市委办公室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推进“数字阜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阜委办发〔2020〕78号)要求,全市共61家有关单位和部门加入“数字阜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市发改委将协助市委、市政府督察室做好督察考核工作。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7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gw2813158@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124号
辽ICP备11010943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0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70 网站举报邮箱:fgw28131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