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5-31 浏览量:224 来源:文件 责任编辑:秦笛 文字大小:

民建阜新市委:

    您的《关于促进我市民间投资增长的几点建议》收悉后,市发改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落实。现就您提出的提案作如下答复:

一、落实工作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3月1日起实施。以打造“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拟定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打造营商环境阜新版实施方案》已报政府常务会审议。市营商局将以《条例》和《实施方案》为抓手,紧紧围绕“重强抓”任务目标和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积极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打造“能创业、能赚钱的营商环境阜新版”。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简政放权,向县(区)、园区、市场取消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职权和许可事项,进一步推动能减尽减、能放尽放,同时确保放权科学合理。规范行政执法监管行为,建立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制定市、县(区)两级“一单、两库、一细则”,全面推广综合执法。总结彰武县建设项目“110指挥中心”经验,在我市有条件的县(区)推广。

3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市、县(区)平台、现有部门专网和独立信息系统,年底前,市、县(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比例不低于80%,基本实现“办事一张网”。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并结合此项工作,启动企业办事通。10月底前,推动市、县(区)政府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围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对标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先进地区,做好减环节、减要件、减时限、减跑送次数“四减”工作。

4、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打造亲商爱商文化。建立政企联席会议、企业家(科学家)接待日制度,与企业家面对面谈发展、解难题、出良策,凝聚发展合力。完善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吸收、采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5、印发《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打造营商环境阜新版,市营商局下发贯彻执行《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清单》分为“新型政商关系正面清单”和“新型政商关系负面清单”两部分内容共32条,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限定,对我市政企间强化沟通、改善关系、优化服务、明确界限、规范行为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二、落实各项政策,提振民间投资者信心

阜新市在参照国家、省市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奖励办法》,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阜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评价》制度,对考评指标和计分办法进行重新调整完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增量、降低企业成本、中小企业服务质量等指标,进一步提高域内金融机构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二是整理收集政策开展落实。我市已经收集整理国家、省、市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文件48个,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确保国家、省、市的各项财政、金融、税务等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开展金融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完善“政银企”定期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行长联席会议,积极组织银政企对接活动。

三、采取系列措施,加大民间投融资力度

1、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增信保障。

为解决我市融资担保能力弱的问题,我们将借助省担保集团力量,组织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加入全省再担保体系,形成国家、省、市金融机构多方合作的风险分担机制,破解融资担保公司签约银行少、授信额度低、风险承担大、支持中小企业能力弱的问题。同时,我市还将探索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利用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水平。

2、加强金融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今年,我们还将在金融创新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由重点县(区)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创建普惠金融服务示范区,通过设立社区银行和金融示范区,为小微企业、农户等提供优惠、快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二是拓宽工业企业“白名单”机制,创建失信企业“黑名单”。努力将已有的“白名单”制度推广到我市重点农业、商贸等领域,创建失信企业“黑名单”,对进入“白名单”企业继续给予贷款利率下浮、提高抵押率等优惠,进入“黑名单”企业在融资等方面一票否决。

3、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撑。

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我市今年要打造2个平台建设,一是建立网上银政企对接平台,在平台上整合域内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定期更新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实时对接。二是启动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立由市政府主导,市人民银行牵头,通过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法院、税务局、自来水公司、供热公司、供电公司等部门诸多类别信息,形成统一的大数据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切实发挥信用配置金融资源的正向激励作用。

4、发挥金融控股公司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最后一环。

为了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委、市政府克服了财政资金困难,设立了阜新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是发挥政府国有资金的杠杆作用,与银行机构合作开发了“助保贷”等产品,解决了部分企业最后难题。同时,阜新金控公司还将积极开拓转贷过桥、融资担保等业务板块,就是在企业扩张、产品升级、抵押不足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最大程度利用政府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民间金融行业监管

2019年以来,市发改委分别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规范民间金融行业方面下功夫。完善了风险监测体系,建立风险研判机制,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部门合作,构建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同时,积极与市银监局对接,密切关注金融行业舆情变化,加强民间金融行业监管。

1按照国家互金整治办、P2P网贷整治办和省整治办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发改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节、“两会”期间P2P网络借贷机构风险防范的通知》(阜整治办 [2019]2号)文件,做好春节、“两会”期间P2P网络借贷机构风险防范工作。

2主动与市场监管局对接,筛选在2016年全国全面清理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行动后,我市新注册的网贷信息中介机构,经查,我市暂没有新注册的网贷机构

3与市场监管局配合对辖内主要街道悬挂互联网金融字样的门店进行梳理,经摸排,我市暂没有此类机构

4严密监控P2P网络借贷机构风险舆情,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清除不实信息,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上报

通过一系列常态化、制度化的措施和手段,对民间金融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对不遵纪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依法处理,对规范运作的民间金融机构鼓励支持。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