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5-30 浏览量:339 来源:文件 责任编辑:秦笛 文字大小:

民建阜新市委员会:

《抢抓战略机遇推进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收悉,在协办单位积极配合下,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请审阅并签署意见。

一、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为契机,以创建德尔氢能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氢能产业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发展目标是利用12年的时间打牢基础,到2020年氢能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再利用五年的时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氢能源汽车得到广泛应用,到2025年氢能产业成为我市新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2.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发展主体地位,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并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培育库,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服务,通过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全力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每年重点培育4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重点培育40户以上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培育5-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亿元以上企业。

二、抓好工业园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型振兴步伐

1.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完善园区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组织领导,重新完善全市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工业园区管理与深化改革创新工作,协调解决全市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进一步明晰园区产业定位。各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依托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突出特色,明晰定位,提升产业集群度。修改和完善后的工业园区产业定位需报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并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三是进一步创新工业园区运行模式。全面加快推行园区“管委会+公司”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工业园区管委会,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行市场化运作。四是进一步改革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加大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落地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办事少跑路、审批不出园”的目标。避免所在地区政府工作部门与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的内设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五是出台加快园区发展实施意见。修改和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2.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巴新铁路项目建设,项目剩余157公里大里程段将于2019年4月复工,年底全线竣工运营。积极推进阜奈高速、阜盘铁路、阜新民用机场前期工作进程,规划建设阜新至盘锦高铁连接线。

三、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市正在研究制定《阜新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政策》《阜新市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的扶持政策》等政策,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工业企业奖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研发新产品,提档升级,参与军民融合,鼓励企业购买本市地工产品,鼓励工业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参加工业设计示范企业(产品)评选,定期开展阜新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等。

四、借力京沈客专,大力发展高铁经济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积极谋划高铁经济的要求,坚持“长板拉长,以长补短”“市场开放,思想解放”,围绕“引”(吸引域外客源、资金源、项目源、物资源),“流”(形成客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接”(承接好客流涌入和产业转移),“带”(将阜新的农、工、旅游产品销运出去),“返”(能够再次、多次来到阜新),“留”(变流量为留量),打造站城一体、交通物流、绿色生态、转型产业、文旅康养、人才科技六大高铁经济版块,让京沈客专及关联线成为阜新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使高铁经济成为推动阜新转型振兴的新引擎。

五、实施彰武草原生态恢复项目,发展生态旅游

彰武草原生态恢复项目符合国家支持已恳林地草地还林还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市将重点抓好3个项目。一是植被恢复和发展草畜经济项目。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地块,种植生产优质牧草,建设牛羊养殖小区,发展舍饲畜牧业。选择已恳沙化草原、已恳疏树地进行围栏封育,补播牧草和灌木,恢复和建设草原牧场,发展放牧畜牧业。 二是旅游经济项目。围绕打造草原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民宿经济、农家乐、汽车营地、沙地赛车等旅游业态。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专业旅游公司,按照规划组织实施。三是美丽乡村项目。对示范区内13个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重点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

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以巴新铁路接轨国铁为契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推进阜新至盘锦港内陆港项目建设,将阜新打造成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辽宁(阜新)东北煤炭物流园和意通物流园项目建设进度,大力发展物流业;推进少年强、阜新在线等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华唐大数据、四合大数据等服务外包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北京博奥、阜外医院等医养结合企业,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抓好义乌小商品城建设、玛瑙城改造,扎实推进玉龙新城建设。

七、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支持企业发展

加快调整改进水、电、蒸汽、燃气等生产要素的供应方式。一是蒸汽方面,加快推进阜新发电公司和金山煤矸石热电公司的供汽项目建设进程,提高蒸汽质量,降低供汽价格。二是工业用水方面,指导各县区、市有关部门实施《阜新市工业用水规划(2018-2030年)》。抓好规划的落实,按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确保规划落地。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尽快组织实施近期重点工程。三是电力供应方面,进一步扩大工业企业直接交易电量规模。四是燃气供应方面,加快推进大唐煤制天然气工程,彻底改变我市天然气供应方式,从根本上降低天然气使用成本。

八、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融资难

实施“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引导和激励企业进一步培养诚信意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银企良性互动和共赢。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列入“工业企业白名单”名录的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提供主动营销对接、优先满足融资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等便利条件,以及在授信业务规定的额度和时间内,循环使用贷款。适当实行贷款利率下浮,同类客户贷款“白名单”企业优惠5-10%。下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同类客户“白名单”企业提高5-10%等优惠条件。二是市工信局、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联合搭建阜新市银企信息对接合作平台,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工业“白名单”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向工业“白名单”企业推送金融产品信息。三是推荐投融资机构主动对接“白名单”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四是发挥阜新市金控公司、企谐担保公司的增信和保障作用,为金融机构支持工业“白名单”企业提供风险分担补偿。

九、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重点,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

今年,在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裴伟东书记作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转型振兴新局面”报告,报告中指出“积极打造转型振兴骨干队伍,为阜新转型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深入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裴伟东书记作的报告为市发改委下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深入推进“重强抓”专项行动中,市发改委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化目标导向,提升工作标准,加强协调配合,聚焦重点任务,着力落实好5项机制。一是建立重点战略保障机制。组建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年、飞地经济等推进小组,分别由市发改委分管副主任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定期调度总结,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二是实行重点工作包保机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2019年市发改委班子成员围绕每人承担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排出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倒逼推进,确保年内出成果、得实效。三是实行对县区工作下沉指导机制。建立健全政策解读、项目包装等工作指导机制,由分管副主任牵头,下沉各县区指导项目包装储备工作。每周跟踪调度工作情况,每月至少到县区调研1次,协调指导县区各项工作落实,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调度机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调度、考评制度,制定量化考核指标,每半月对各县区投资计划、进展情况等进行调度分析,同时开展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调查。五是加强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针对突破辽西北、县域经济等重点工作,建立工作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加压驱动机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对各县区、市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定期查看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十、支持引导企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企业梯队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3月,证监会、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制度规则及配套工作指引,科创板预计将于2019年上半年正式推出。科创板实行更加包容的注册制,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设置以市值为核心的与现在主板市场不同的五套上市标准。科创板的推出对于阜新市科创企业来说,带来了资本市场重大变革的时代机遇,有利于科创企业孵化,未来上市融资有了新的方向。为抢抓资本市场设立科创板的有利时机,鼓励、支持我市企业积极争取登录科创板,我市正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下一步,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将邀请专家为企业开展培训,重点讲解如何培育企业上市、科创板上市条件及相关业务规则、如何培育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始人(投资人)上市投资退出路径等内容。

十一、强化举措,大力引进培育人才

1.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举。鼓励和引导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坚持盘活存量人才与吸引增量人才并重。加大对企业现有人才的扶持力度,构建政策平台,将企业现有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纳入到我市引才优惠政策体系中来,调动企业承担用人主体责任的积极性,激发人才自我成长的主动性,使企业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推动形成政府优惠政策搭台、企业招才引智唱戏的良好局面。

2.坚持人才政策与人才服务并行。抓住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认真研究国家、省各项人才政策,在如何用好用足政策上下功夫,借上级政策之力服务我市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服务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环境。

3.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进。加大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通过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人才流动、管理、评价等机制对人才的禁锢和束缚,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4.坚持技术与技能人才并重。高技能人才紧缺是目前我市企业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逐步贯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成长通道。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加大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做好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市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等工作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30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